概念兑换

前阵儿读了W公的大作,认识了一个新名词:概念兑换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两个人,一个人的所在的文化思想要经过概念的转化,才能让另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如果不经过这样的加工是不会明白的。

没有自己的概念体系,是不能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的。他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说了说明:

如中世纪的神学政治思想;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持的一些学术体系,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支持的社会科学体系,也要翻译。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用一些新学科和概念来解释社会已经存在的现象,力图从中找出新东西。这类文章的困难在于发现真正新的东西,不要用新的概念来讨论完全旧的东西。只是把旧的概念用新的概念兑换一下,没有任何创造性。

W公

这是认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在社交活动中,很多争论也在于此,就是因为对同一个概念理解没有再同一个水平线上。如果能事先了解交流对象的基本社会文化背景,就能有效减少理解偏差的问题,交流效率无疑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