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学习

做事有个窍门,考试也是这个窍门,那就是做事前有体系地去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然后把这些信息资料全部看一遍。看的时候肯定会有疑问,记下来,在不同的资料中去查找探索答案,然后用资料互相印证。

记不住的不强求记下来,但是一定要做重点要点记录,这里说的笔记记录可以是任何你自己舒服的方式,比如手写,在书上做标记,电子文档摘抄记录,个人博客记录啥的。

这么做在心理认知上是有依据的,短时间大量相关联信息的输入到大脑,大脑会对这些信息做模型构建,最终吸收消化成自己的知识。

这就是为啥网上说:7天了解一个行业,并成为一个行业专家的说法由来,至少在基础概念相关大方向上别人是蒙不了你了。


为啥社会上总有人被带沟里去,不管你怎么告诉他这个是有问题,他总是不相信,最后被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从这就看出还是缺乏逻辑思考教育啊。

季羡林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为啥被骗。因为给你看到的信息,都是人家想要给你看到的,然后让你自己总结出来人家预设在这些信息中的结果,这样的结论会让自己深信不疑,没有足够的逻辑能力,是看不出来人家预设的路径的。这也是为啥传销不能被消灭的原因了。

网络信息五花八门,其实挺危险的,没有一定的逻辑分辨率,太容易被人带节奏了。


曾经在汽车诞生开始的不长一段时间里,如果想要买车,得具有汽车专家的水平才能玩儿的转。虽然汽车取代马车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汽车的用处太大了,很多不是专家的人也想拥有自己的车。但是成为汽车专家,这个门槛就太高了,会阻挡很多人买车。

在两千年时候,计算机的爆发也和汽车刚开始流行的状态一样,门槛很高,需要会自己安装操作系统、软件驱动等。但是用户想要使用汽车或者计算机,就得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搞的定。

后来互联网的爆发,才解决了计算机的普及问题。互联网的优势在于数据、服务等都在服务器端,前端就是一个浏览器或者app,人们只需要会点点点,就能得到自己的服务。服务通过网络自己在后端执行,无需知道软件驱动程序、操作系统了,也不需要自己来维护计算机了,使用门槛大大地降低了。

为啥亚马逊AWS、微软的Asure、阿里云等云服务市值估值特别高,就在于原来需要自己个人购买维护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运维等都不再需要自己去学习了,只需要通过终端就能使用自己的数据,门槛低了,使用范围更广了,代表的是一个发展趋势,估值自然就上去了。

这也是为啥现在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云软件了。


怎么分辨是不是正常的争论呢?就看争论中是不是有逻辑,还是直接给人贴标签。不论观点是否正确,只要符合逻辑,并且能为自己的论点提供论据,那就是正常的争论。

反之,如果一上来或者在争论过程中给别人贴标签、扣帽子,这就属于是人身打击,不输出正常的争论范畴了。

一般来说凡是给贴标签的行为,说明这个争论触及到对手不能承受的真实情况了。


从集合论的角度来看,政治就是团体和团体的关系,这个团体可以是一个人的集合,也可以是一个人的集合,甚至是只有思想的无人集合。

所有的手段、条条框框都是集合之间拓扑关系的运算规则。如果不满足这点,那应该就是一个不完备的系统,会出现矛盾冲突,解决的办法,就是调整结构,让他完备化。


最近读了大佬的“怎样才能少犯错误”,里边说的不是经验少,而是思想方法不对头,要读一些哲学。咱们普通人也常常犯这个错误,为啥?学哲学,不是脑子里那个形而上的条条框框,而是里边的逻辑,就是现在大学课程中的逻辑论。

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经验才能被验证,才能被修正,才能被推广。可惜的是虽然咱们理工科不少,通过数学物理等学科,也做了类似的逻辑训练,不过还是不足,更不要说文科了。

如果有机会,尽可能自己学一些逻辑方面的系统性的知识,到时用了教育孩子还是挺好的。


记得有人说过:”你晓得,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个世界,要那么完全公道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可能,永远不可能”,公平在本质上来说就是资源问题。

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完成资源积累的人,算是这个社会结构的基础人群。人虽然是高智商的物种,但是也要按客观规律来办事。在同一个时期,因为客观环境限制的原因,资源拥有者的后代智力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基础人群的后代智力也不一定就是差的。

话又说回来,有的人有历史上的资源积累,这个资源积累一定是要给后辈使用的,如果不让用,资源拥有者就失去前进的动力了。但也不能让资源拥有者完全把持通道,不给基础人群向上流动的希望,不仅没有道义,而且也没办法给社会注入新鲜活力,加速腐朽。

因为资源禀赋的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各个阶层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既要给资源者动力,也要给基础人群希望,大家都有饭吃。还是古人那句老话,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就是资源分配的博弈问题。


保罗格雷厄姆写的那本“黑客与画家”的书中,有段话比较有意思。

大意是这样:流行的思想观点与流行服饰的产生方式虽然不太一样,但是它们的传播方式却非常相似。第一批接受者总是有很强的抱负,为了和普通人区分开,有自觉的精英意识。当流行趋势确认后,第二批人家加入进来了,人数比第一批人多得多,加入的原因是恐惧心驱动。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普通人接受流行,并不是因为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害怕与众不同、与大多数产生脱离。
可见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无法引领,那就得加入。想要脱颖而出,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了,光是拜托这种恐惧心就挺难的。


2020年新冠疫情刚开始那年,后来被普遍认为是“L型经济”,原因是刚开始的疫情导致经济急剧下滑,后来经过一轮救市,才慢慢平稳下来。所以L型经济说的就是经济下行之后,然后进入一段平稳期。

去年又说是“K型复苏”,说的是经济复苏的两级分化,优势阶层,比如大企业和富人阶层快速复苏,劣势阶层,小企业和普通人普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完全被趋势绑架。

通胀中有个逻辑就是,谁先拿到货币,谁就有优势,因为拿到货币后就能立即购买商品,然后把货币的持续贬值压力留给靠后的人群。在K型复苏中伴随的放水通胀,劣势阶层就更加艰难,在放水过程中往往是最后才能喝到一点,甚至就没有。


啥是财富呢,多数人的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想法肯定是石油啊,土地啊,煤炭啊,水资源啥的,不错这些确实是财富。

可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财富呢?只要能给你带来收益的或者能供你驱使的任何东西都算是财富,比如让你健康生存不能离开的空气;再比如能让其他人帮你实现你的想法目的的一系列关系……

什么不是财富呢?比如金钱,一般来说,金钱和财富通常不是一回事儿。如果金钱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益处,那它对你就没有任何用处。反之,如果通过捐款到希望工程,能让你身心愉悦了,那就是财富。

好运也是一种财富,之所以称为好运,是因为在实现想法的目标下,能帮你快捷到达。不过太过稀有了,属于可遇不可求的那种。


互联网圈子应该对VC,也就是风险投资商不陌生。他们是否投资一个企业,有个说法叫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换个说法就是护城河。

说的是竞争对手如果要进入和你一样的业务,你能设置多高的壁垒,也就是说他复制你的业务模式的困难程度有多大。

早七八年前吧,原来VC圈子里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企鹅要复制你的业务,你怎么来预防这事,说的就是进入壁垒。

啥东西可以算是壁垒呢,比如专利,或者说研发难度大、周期长,等对手研发完成,你已经取得规模优势了……

凡是能打退对手进入意图的都算是你的壁垒。如果你要创业啥的,这些得提前考虑好了。


创业企业被收购这件事,和股民买股票一个德行,最难的地方在于拿钱。被收购最重要的是让买家感觉要失去这个购买机会的恐惧。

买家最大的动力就是看到竞争对手也要收购,因为恐惧,就赶紧行动了。这就像股民发现没有机会买到目标股票了,反而就不顾成本购买了。

如果能让收购方担心现在不买,以后会更贵,甚至会变成潜在对手,那也会出手。股民在市场是的表现就是担心现在不上车,以后再上车就更贵了一个道理。

无论是收购方还是股民,都是花钱的人,只要激起他们失去潜在收益的心理,就成功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