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危机2

科学研究是一种对前人经验总结中不可重复检验的结论作不断证伪才能逐渐达到一般理性高度的认识创新过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本来就源于政府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作出的应对调整政策。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路径

工业化不仅是一个不断追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的经济过程,更是一个首先需 要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剥夺过程。

依赖路径:

  • 对内剥夺
  • 对外负债

农民的贡献

剪刀差:
在工农产品交换过程中,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 由这种不等价交换形成剪刀状差距。

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本积累,
  • 为非农产业提供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
  • 为城镇化提供土地资源

产业资本阶段的根本矛盾

产业资本阶段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与民众购买能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

政府公司主义

政府公司主义(government corporatism),一种经济体制,这种在资本极度稀缺条件下的政府公司主义,被事实证明是一种既有利于缩短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时间,又有利于城市产业资本高速度扩张的有效的制度类型。当然,也是一种直接地大规模对农民转嫁制度成本和危机代价的制度类型。

第一次危机

1958-1960年,苏联援华投资中断后导致的债务/赤字危机

第一次强调向地方政府放权,目的是促其以国内资源的集中运 用来替代突然中辍的国外资本投入,从而勉强使比例偏重的国家 工业维持了高积累的局面。
这个阶段相对有效的经验就是,以工农大众能够接受的通俗化 阶级斗争和工具化的继续革命理论为意识形态和国民动员手 段,发动了几乎全体官员、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参与到国家工业化原 始积累进程中来,主要用劳动力的集中投入成功地替代了长期绝对稀 缺(稀缺程度近于0)的资金要素——大规模投入于政府作为所有者 的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大型基本建设之中,再反过来形成对国有大型 设备制造业的国家需求。

第二次危机

1968一1970年赤字+失业经济危机。

  1. 中国处于外部全面封锁和周边地缘环境高度紧张的压力
  2. 中国五十年代建设的符合苏联重工业管理模式的政府部门体制,一直就难以自觉地与主要依靠劳动群众`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的经济方针一致起来,
    这些外部地缘政治和内部官僚 化上层建筑都在中国接受前苏联投资形成的以国家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必须作出调整的特殊阶段,具有直接的反作用。

这个复杂的矛盾演化,使在支付了巨额对外债务之后的城市经济,第二次遭遇到 `赤字+失业”形态的危机。

第三次危机

1974一1976年财政赤字危机。

1972年开始恢复了与西方国家的 外交关系,开始第二次引进国外 设备、技术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由于主要依靠引进更为昂贵的项目和服务来调整国内工业结构,财政赤字严重,导致国家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能力再次严重不足,最后国家工业化的第三次经济危机爆发。

第四次危机

1979一1980年改革以来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此次经济危机,主要缘于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巨大的财政赤字压力。巨额财政赤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

  • 20世纪70 年代以来的投资过度累积下来的财政赤字
  • 1978年以后处于过渡期的政府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福利和补贴支出增长过快。

1979—1981年的财政危机原因可总结为:

  • 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条件下,当时的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加大投资来强化工业化建设,
  • 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两者都利于构建新政权的合法性
    前者诉诸民族自强,后者则带有赎买”的政策色彩。而这两条战线的同时大手笔出击,恰恰又是互相矛盾的: 一个社会在没有外部资源输入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既是高积累的,又是高消费的`。

任何体制下依靠财政赤字透支政府信用,都会最终造成 财政严重地入不敷出。

第五次危机

1988—1990年改革以来的第二次经济危机。

从其基本特征看,属于以产业资本的扩张带动投资大幅度增加为基础的滞胀形态的经济危机。

从物价水平看,高通货膨胀是此次经济危机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伴随通货膨胀,应运而生的另外一个具有经典理论意义的特征是 生产停滞”。究其原因,应该说主要在于强硬的紧缩政策造成了 连锁负债”——1988年末政府为整治高通货膨胀而开始的紧缩性调控中,随着存款、贷款利率的相继提高,国民经济出现了被称为`三 角债”的严重的债务链问题。

此次危机与上次危机虽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根本性的差别在于出现了以大规模增发货币为基础、以年率 18.5%的高物价指数为代表的过高通货膨胀及随之而来的生产停滞,这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发生的危机所没有的特征。

不论从危机周期过程还是从财政赤字的比重看,1988—1989年的危机与改革前并没有实质性差别。

第六次危机

1992—1993年因中央政府加快货币化和放开资本市场进程的同时 不得不全部承担经济过热造成的过高对外债务,因而,很快就爆发了1993—1994年经济危机——财政、金融和外汇三大赤字同步。

第七次危机

1997—1998年遭遇输入型危机。其后出现了1999—2001年以通货紧缩为标志的经济萧条。

1997 年下半年东亚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它对中国经济危机的诱发,恰发生在中国处于`告别短缺、进入过剩”的历史阶段性变化的紧要关头!

第八次危机

在加入经济全球化后,中国发生的第二次典型的输入型危机。

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引发的以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的华尔街金融危机,立即就对中国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影响:

  • 一方面使长期依赖国外市场的出口经济遭受重挫,出口对中国GDP的拉动从2007年的2.6%下降到2008年的0.8%
  • 另一方面,因国际资本在次贷危机发生后纷纷涌入商品期货市场而推动了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使中国产生了严重的输入型通胀

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

曾于1988年提出`国际大循环”战略设想的王建,将中国近30年的对外开放归纳为三个阶段:

  1. 20世纪80年代开放的需求主要是对外部资金的依赖
  2. 20世纪90年代开放的需求从对外部的资金依赖转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3. 新千年、新全球化背景下开放需求转向对外部金融市场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