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国家竞争1

前人路途无论怎样涉嫌犯难步履维艰,所表达的也不过是旧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矛盾就又发生了这个哲学规律。

经济成本转嫁

经济成本转嫁是指,通过国际货币及金融制度权,核心国家破除发展中的主权国家对金融资本流动的限制,把金融全球化的风险成本主要转移给非核心国家来承担,以此最大化自身的收益。

政治的成本转嫁

政治的成本转嫁,主要内容是利用币缘-地缘军事战略部署,加上各种巧实力、软实力的操作,颠覆被核心国视为妨碍自身战略利益的国家政权,或者使其去国家化。

当代全球化是以国家作为竞争单位的。据此可知,政治成本转嫁主要表现为核心国家在边缘及半边缘地区以软实力和巧实力支持种种颜色革命为名义的战略性去国家化运动。

竞争对手及非核心国家的政治及经济不稳定,

  • 一方面有利于核心国资本趁危机之际收购有价资产,
  • 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回流本国。
    而对非核心国家的去国家化之所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即在于以自由民主的名义,实质性地解除竞争国家调控经济及管制资本破坏性流动的能力;或在其国家资本还未具备竞争力时,打压其相对具有竞争力的国家资本,扼杀其长远国际竞争力。

比较制度优势

核心国家的所谓的比较制度优势的实质内涵,就是核心国家顺畅地实现了在全球体系中向半边缘及边缘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成本转嫁。

后冷战意识形态软实力

后冷战意识形态作为软实力,主要通过科学技术援助和制度转轨(改制)服务的输出,以及所谓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现代教育和精英文化等领域中似乎充满善意的合作交流,就足以诲淫诲盗地、威逼利诱地把握住新兴国家的知识集团,掌握以个体或小团体获利为内在目标而推进制度变革的思想理论体系。

美国战略目标

2011年以前,全球地缘战略演变格局明显趋向三分之势:

  • 中、日、韩通过货币同盟整合亚洲;
  • 而欧洲则和俄罗斯联结;
  • 21世纪的地缘格局一旦朝此方向发展,美国就只能依托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亚三足鼎立。

这虽然利于世界平衡,却不利于其单极霸权地位。所以,无论重回亚太推行再平衡战略,还是扰乱欧洲,美国的战略目标很清楚:防止全球地缘格局形成天下三分之稳态。为此必须压制打击中国,削弱欧洲。

去国家化

金融资本核心国积极推动吸纳服从其地缘战略的卫星国及其他半边缘国,形成具有鲜明地缘政治背景的新贸易同盟。

以WTO为代表的那种基于多边平等(起码原则上)的全球性贸易协议组织的发展,基本上已走到尽头。

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为代表的新贸易同盟兴起,其核心机制是解除非核心国家的金融与货币主权,甚至去国家化,以方便核心国家的金融资本在境内外自由流动获取利益,并控制非核心国的实体资产。

去国家化是指核心国家利用国际制度安排、地缘战略和各种巧实力,削弱处于较弱势的主权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各种主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调控国内经济及监管外国资本的能力(经济主权);
  • 二是通过国家信用赋权而获得铸币权收益及调控本国货币的能力(货币主权);
  • 三是维持国内社会稳定的管治能力(政治主权)。

美联储

美联储是美国的金融资本家集团组建的服务于金融资本获利体系的私人机构,但是,这个代表金融资本利益集团的私人机构做出的决策,却由世界最强大的美国政府来贯彻执行,并依靠美国政府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迫使全球政府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