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对论

今天认识了一个新名词:语言相对论或者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是获取和使用复杂的交流系统的能力。

语言和社会是交织在一起,不能脱离一个去理解另一个。 没有人类社会不依赖于,不形成于语言”。 这个陈述最好地定义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Chaika1989

语言相对论的极端版本就是语言决定论:你用的语言决定了你的认知。语言可以看做认知的外在表现,具体来说影响着人如何编码、呈现、回忆关于世界的信息。

语言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群体处理问题的偏好,每个群里的文化偏好不同,导致不同群体对同一事物的侧重表达也不同。

在IT领域体现为Blub悖论:

人们总是对当下正在使用的语言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它决定了程序员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哪怕这个语言只是一开始是他们碰巧用到的。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的基本思想是不同语言对世界有不同的理解

  • 语言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以及他们对经验进行分类的方式,这种语言和思维之间的依赖关系被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语言相对性原理: 不同语言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
  • 认为语言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普遍性意味着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系统,我们不能容易地理解和使用另一种外语
    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

这个假说有两种版本:

  • 非充分版本: 认为语言模式影响思维,
  • 充分版本: 认为语言模式决定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 根据充分版本,没有真正的翻译,除非学习者放弃自己的思维模式,并获得母语者的思维模式,否则不可能学习不同文化的语言。但语言之间成功翻译的事实表明这一说法并不成立。
  • 研究证据表明语言确实会影响思想和现实感,但语言并不支配或决定思想或现实。

意义

语言的意义源自其具体产生的背景,不亲身体验,注定会造成误解

当下的社交媒体构建起数不清的信息语境范围,不同群体之间的心智底色差距越拉越大。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跨群体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低效和情绪化。

语言来自于具体的场景,套用一句互联网黑话,沟通前需要拉齐或者对齐,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没有建构足够多的共享词汇,双方就喋喋不休,才使的语言成了误解的根源。

在和有着不同文化经济背景的人沟通时,需要事先构建有效的语境,从简单的词汇开始,先搭好基石,一步步的确定对方明白你说的每一个概念,再谈论你最想交流的话题。

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熟练使用的词汇越多或者组织语言的能力越高,社会地位也越高,从这一点来看,语言确实是一种武器。